截至2021年7月,中国多地针对公职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措施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措施的具体内容。
一、国内措施
1. 接种时间要求
山东的菏泽、淄博,以及江西的瑞金等地已经明确规定了公职人员的疫苗接种时间。他们需要在2021年7月中下旬完成第一剂的接种,并在8月底前完成第二剂的接种。部分地区的“接种清零”截止日期已经明确为7月25日或31日,未能按时接种的公职人员需要给出明确的解释。
2. 未接种的处罚措施
河南的唐河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对未接种疫苗的公职人员采取了处罚措施。如果公职人员没有禁忌症但未接种疫苗,他们可能会被停发工资或暂停工作。部分单位还将疫苗接种情况纳入重点监管范围,甚至可能影响公共服务行业的经营许可。
3. 亲属连带责任
江西瑞金和河南唐河等地的政策还规定,公职人员的三代以内亲属也需要限期接种,否则单位和主管部门可能会追责。
4. 离退休人员规定
内蒙古的杭锦后旗和陕西的定边等地特别指出,离退休人员也需要同步完成疫苗接种,否则原单位将督促其落实。
5. 重点场所限制
江西瑞金等地已经开始实施一项政策,自2021年7月26日起,未接种疫苗者将被禁止进入机关、学校、商场等公共场所。
二、国际案例
在全球范围内,一些地方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例如,阿联酋的阿布扎比自2022年1月起要求公职人员必须接种疫苗及加强针才能进入工作场所,医疗豁免者除外。同样,巴西的里约在2021年8月要求恢复线下办公的部门仅允许已完成接种的公务员进入。
这些政策旨在通过公职人员的示范作用推动全民接种。虽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引起一些讨论和关注,但它们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安全和健康而设立的。具体的执行细节和后续调整,还需以各地官方通报为准。希望这些措施能够真正起到推动全民接种的作用,共同抵御疫情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