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狗狗的分离焦虑症及其应对方法
一、分离焦虑症是何物?
大部分狗狗独自在家搞破坏时,其实是在享受啃咬的乐趣。有些狗狗的行为会上升为真正的焦虑症——分离烦躁症。当主人不在时,这些狗狗会表现出焦虑的症状,如来回走动、流口水、颤抖、情绪低落以及躲藏在角落等。更严重的是,他们可能会在主人即将离开时就开始拒绝进食。这一切的焦虑反应往往会在某些触发事件后更为明显,例如换新家或生活规律的重大变化。
二、如何应对狗狗的分离焦虑症?
1. 日常训练狗狗独自待着的习惯:让狗狗习惯独处是预防分离焦虑症的关键。开始时,主人可以短暂地离开狗狗,时间逐渐延长。从几分钟开始,逐渐到半小时、一小时乃至更久。同时要进行内部分离和外部分离的练习。内部分离是把狗狗单独放在一个房间,主人离开这个房间并关上门。而外部分离则需要主人实际离家。通过这样的练习,狗狗可以明白即使主人不在身边,也会回来。
2. 静默离开:当主人准备离开时,应该保持平静,不要表现出不舍或安抚的动作,以免刺激狗狗的焦虑情绪。
3. 冷静应对狗狗的哀鸣声:当狗狗发出哀鸣声时,主人不要立即出现在它面前。等待它安静下来后再进入,避免形成“哀嚎=寻求关注”的条件反射。
4. 创造积极的条件反射:在主人离开期间,确保为狗狗安排好食物、游戏和散步等活动。这样,狗狗就会形成一个积极的条件反射——即“妈妈离开”并不意味着坏事发生,反而可能带来好事(如游戏、零食等)。通过这样的训练,狗狗对主人的离开会更为接受和适应。
通过这些训练措施,狗狗的分离焦虑症可以得到有效缓解,甚至逐渐克服。记住,对狗狗的耐心和理解是克服这一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