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上出现了一个非常流行的调侃梗——“苏翊鸣吃饭坐小孩桌”,这个梗主要用来幽默地形容苏翊鸣在公众场合或粉丝心目中的“反差萌”形象。让我们来深入一下这个梗的来源和含义。
这个梗可能源于某次活动或综艺中,苏翊鸣因为年龄小或者性格活泼,被安排或自发坐在“小孩桌”旁边,与更年轻的孩子互动。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冬奥冠军之一,苏翊鸣虽然在赛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技实力,但私下里却展现出了率真、可爱的一面。网友用“小孩桌”来突出他少年感的一面,与赛场上的“大魔王”形象形成鲜明反差,让人感受到他的亲切和接地气。
这个梗的延伸含义十分丰富。尽管苏翊鸣已经是成年人,但在一些网友看来,他仍然保持着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因此在资深运动员或前辈面前,他仍然算是一个“萌新”,网友戏称他该和“小孩”坐在一起。当苏翊鸣做出高难度动作时,网友会调侃说他实力超群,不像小孩子能做到的动作,暗示他的技艺高超。如果苏翊鸣在饭局中低调缩在角落,网友也会幽默地称他为“自动归位小孩桌”,引发年轻人的共鸣。
这个梗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网友们纷纷创作表情包和段子来调侃苏翊鸣。例如,“苏翊鸣:我坐小孩桌怎么了?这桌我买单!”、“成年人的饭局:聊股票房贷;小孩桌的苏翊鸣:聊空中转体1980。”这些幽默的调侃和玩梗让人们更加亲近和喜爱苏翊鸣。
这个梗之所以能够火爆,一方面是因为苏翊鸣的人设讨喜。他本人的性格低调谦逊,成绩与性格的反差让他自带“天才少年”光环。另一方面,网络造梗文化也是这个梗能够迅速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网友们喜欢用幽默的方式来解构名人的严肃形象,拉近与他们的心理距离。通过这个梗,公众可以表达对苏翊鸣的喜爱,用“小孩桌”的稚气场景来中和他竞技成就的“高大上”,制造亲切感。
类似梗还有“谷爱凌在隔壁桌吃韭菜盒子”,这种娱乐化名人的方式反映了年轻一代抗拒“端着的偶像”、更爱鲜活人设的心态。网友们通过这些梗来拉近与偶像之间的距离,感受到他们的亲切和可爱之处。同时也展现了年轻人对于个性和真实性的追求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