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国内钢材市场呈现了一种独特的“先涨后跌”的价格走势。在这个月里,钢材价格整体上仍然处于高位运行,尽管经历了一些波动,但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降价趋势。
一、价格趋势
在5月初,钢材价格继续延续了4月的涨势。短短10天内,每吨钢材的价格上涨了超过1000元。在这期间,甚至出现了单日多次调价、小时涨幅达30-50元的极端情况。部分钢材的现货价格一度冲破6500元/吨的大关,而在局部地区短缺时,价格更是高达7000元/吨。
到了5月中下旬,情况发生了转变。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明确调控,大宗商品价格的过快上涨得到了抑制。以热轧卷板为例,期货价格从高点累计下跌约1元/吨,现货均价也回落至5500元/吨以下。在这一时期,各地的螺纹钢、热卷等品种的单吨价格也下调了50-500元。
二、原因分析
这一价格走势的背后有多重原因。需求支撑是一个重要因素。在2021年的前几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了40%,新开工面积更是增长了64.3%。基建项目的集中开工也推动了钢材的需求。在3-4月期间,建筑钢材的日均销售量保持在16万吨以上,虽然略低于2020年同期,但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
另一方面,政策与市场情绪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宏观基本面的偏强和库存的消化良好支撑了价格的高位运行。政策的调控预期加剧了市场的“恐高情绪”,抑制了价格的持续上涨空间。进口钢材的减少也导致了国内供需的阶段性失衡,进一步推高了价格。
三、市场表现
在市场表现方面,钢厂也在5月21日对螺纹钢、高线等品种进行了150-560元/吨的调价,这反映了市场短期供需关系的变化。在北京、天津、重庆等地,现货价格普遍下跌,但由于成本的支撑,整体价格仍然高于4月水平。
2021年5月的钢材市场虽然经历了一些波动,但整体来说,仍然处于高位震荡的格局。价格的变化受到需求、成本和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虽然出现了回调,但并没有出现显著的降价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