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侵权纠纷:热依扎与网友硬核豌豆的较量
历经数年,一场关于名誉权保护的网络侵权纠纷持续发酵,涉及明星热依扎与网友硬核豌豆(张又晨)。此事件不仅是法律判决与个人权利维护的典型案例,更是网络言论自由与个人名誉权保护边界的。以下是对此事件关键信息的梳理。
一、事件背景与判决结果
事件起源于2019年,网友硬核豌豆通过微博发表言论,指责热依扎借性感身材炒作和用抑郁症博关注,并对其机场穿着进行人身攻击。此后,热依扎将硬核豌豆告上法庭。北京互联网法院经过审理,认定双方均有责任:硬核豌豆的言论侵犯了热依扎的名誉权,需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热依扎因转发攻击性言论并发表煽动性内容,也需向对方道歉并赔偿。
判决后的执行情况并不顺利。热依扎虽在2021年12月于微博置顶道歉声明,承认患病期间情绪失控导致过激行为,但硬核豌豆却未按法院判决公开致歉。于是,热依扎在2022年6月申请了强制执行。
二、争议焦点与双方立场
硬核豌豆在争议中坚持自己的立场,声称已进行道歉,并质疑热依扎利用明星身份炒作。他在社交平台上持续发布关于热依扎穿着的图片,暗示其博眼球,从而引发二次争议。而热依扎则强调法律判决的公正性,坚决要求对方停止拖延执行,以维护自身名誉权。
三、事件意义与后续影响
此案作为明星与素人网络侵权纠纷的典型案例,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明确了网络言论的边界:即使是素人,发表侮辱性言论也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而公众人物也不得利用影响力煽动攻击。法院对拒不履行道歉义务的行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体现了司法对网络侵权的严肃态度。
截至2025年3月,此案仍被视为网络暴力与名誉权保护的标志性案例。它反映了法律在平衡言论自由与人格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提醒我们在网络空间中也要注重言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尊重他人的权利。对于此类网络侵权纠纷的解决,也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