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历经一系列重大变革后,于2024年1月正式更名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金融资产”。这一更名及重组过程涉及多个关键节点和背景。
一、更名进程及监管批复
2023年11月,中国华融宣布启动更名计划,拟更名为“中信金融资产”,这一决策旨在体现中信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战略协同,并进一步强化其回归主业的定位。经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2024年1月11日,公司正式获得更名的许可。仅仅两周后,即1月25日,公司完成了工商登记变更,正式取得新的营业执照。其下属的33家分支机构也相应更名为“中信金融资产”下属机构。
二、股权结构与战略调整
中信集团在中国华融股权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022年3月,财政部将其持有的中国华融3%的股份划转给中信集团,使其持股比例增至26.46%,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这一股权调整使中国华融逐渐融入中信集团的“五五三”战略框架。为聚焦不良资产主业,中信金融资产已开始出售非金融牌照类子公司股权,以优化资本配置。
三、更名动因与影响
更名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动因。此次更名旨在摆脱历史经营包袱,借助中信品牌的优势,提升市场认可度。强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功能定位。从业绩角度看,2023年度预告显示,中信金融资产的净利润预计达到10亿至20亿元,相较于2022年的亏损275.81亿元,这一业绩大幅改善。
四、行业整合背景
此次更名与同期其他AMC(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同步推进,如信达、东方、长城等公司的股权划转至中央汇金,标志着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在这一背景下,政企分离与市场化运营的深化成为必然趋势。中信金融资产作为中信集团金融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承担起逆周期救助和风险化解的重要职能。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将继续发挥其在金融领域的专业优势,为中国的金融市场稳定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