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湾渔船在东海岸及东北部海域作业时频繁遭遇日本方面的骚扰。这些事件不仅引起了岛内舆论的广泛关注,也再次凸显了台日双方在专属经济区问题上的争议。
就在不久前,也就是2025年2月,台湾的苏澳渔船“金协益268号”和“金福安号”在作业过程中被日本的公务船以鸣笛等方式持续骚扰。渔民们表示,他们的作业时间完全符合“台日渔业协议”的规定,但日方却在清晨时分就开始干扰他们,导致作业无法顺利进行。台湾渔业部门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并承诺向日方提出抗议。
与此台湾渔民协会也指出,日方的这些行为已经常态化,如果台湾当局继续不作为,渔民们可能会采取更大的行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回顾过去的事件,我们发现这并非首次发生类似的情况。在2023年9月,台湾的研究船“新海研1号”在台岛东北部海域作业时,也曾遭遇日本海上保安厅PL81舰的干扰。日方声称该水域为其专属经济区,而台当局则通过派出海巡舰艇进行回应和交涉。这类对峙事件已经发生过多次,每次都引起了岛内网民的强烈反响。
网友们对当局的表现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讽刺当局对日本“卑躬屈膝”,并质疑所谓的“台日友好”是否只是空话。渔民们对日本方面的行为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他们对当局在处理这类事件时的表现失去了信任,并期望当局能够更加强硬地维护他们的权益。
从历史角度看,台日双方在专属经济区问题上的争议由来已久。除了上述的近期事件,双方在东海岸及东北部海域一直存在重叠争议。日本方面多次以“未经批准”为由干扰台湾船只的正常作业。而台湾当局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通常只是派舰艇进行“戒护”,并通过广播宣示主权,实际的交涉结果往往依赖于台湾的退让。
这些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台日之间的专属经济区争议仍然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而岛内舆论对于这些事件的反应也再次凸显了民众对于当局在处理对外事务时的期望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