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概述:王某,一名饿了么平台的骑手,于2016年8月1日在青岛市崂山区送餐途中遭遇严重事故。他驾驶的摩托车失控,导致他身受复合性外伤,包括脑挫裂伤和颅骨骨折等共计11处损伤,被鉴定为二级伤残,意味着他需要长期护理并且丧失了劳动能力。这一悲惨事件不仅改变了王某的生活轨迹,也引发了一场关于雇佣关系和互联网平台责任的广泛讨论。
王某的遭遇引起了法律诉讼。他首次在2017年提起诉讼,获得了部分医疗费用的赔偿。对于剩余的医疗费用以及伤残补助等费用,他再次于2022年提起诉讼。案件的焦点集中在雇佣关系的认定以及责任的划分上。
在法律争议方面,饿了么平台辩称王某是“众包骑手”,平台仅提供信息中介服务,双方并没有劳动或劳务关系。法院通过审视双方通过互联网建立的关系,认定这种新型用工关系符合法律意义上的雇佣关系,这意味着平台需要承担雇主责任。
关于责任划分和赔偿依据,法院认定王某因无证驾驶且未佩戴头盔需自行承担40%的责任。而平台因未能充分履行对骑手的安全保障义务,需要承担60%的赔偿责任。最终,赔偿金额总计为109万元,包括误工费、伤残赔偿金、护理费以及被扶养人生活费等。
这个案件不仅在法律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整个行业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它明确了平台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安全保障义务,提醒其他平台不能简单以“众包”的形式来规避雇主责任。法院在判定雇佣关系时,更强调根据实际控制权(如派单规则、奖惩制度等)来判定,而非单纯依赖协议条款。这一判决为以后的类似案件提供了重要的司法实践参考。
这个案件关键点在于伤残等级的严重性、判决金额的影响、争议焦点的法律解读以及司法认定的创新性。王某的不幸遭遇引发了对互联网平台用工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提醒我们,无论是平台还是个人,都需要在日益发展的互联网环境中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